【Ta的故事】#02 不懂英语的超级外贸业务员,一个大写的“服”字

 Daniel   2019-10-22 20:54   1022 人阅读  0 条评论


image.png

01


这是福步外贸论坛的一个帖子节选,作者署名“咯咯鸟”,不知道大家看完他的帖子后会有什么看法,或许有些人会怀疑帖子的真实性,但我坚信,作者的精神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

1.“我初中文化,会用英、西、葡三种语言数数,会用外语说“你好”和“OK”。

2. 为了省钱,不雇用业务员,自己满世界跑展会推销产品,只聘用了一个英语专科的小女孩回复Email和跟单。不雇用业务员的一个原因是业务员一旦翅膀硬了就会出去创业成为竞争对手。

3. 有一回去参加巴西一个展会。没有预定展位(省钱),我报名参加了一个中国采购商和参展商混合的展团,背着一大袋样品跟十几家中国参展商一起上了飞机,很快跟同团的团员混熟了。到了巴西就在一个团员的房间里打地铺(没有预定酒店房间)。

4. 跟着大家到展馆看的时候,居然发现有一个展位的中国参展商没有来(也许是签证没签过)。正好,我把那一大包展品在空置展位的地面和咨询台上一摆,然后拿出两卷挂画往背板上一挂,哈哈,小摊就摆起来了。

5. 由于我人热情,够主动,很快与一个当地华裔商人混熟了。接着央求那个当地华人带我到当地的专业市场。我背着一小袋样品和一摞名片,见一个摊位就“哈楼”——微笑——递样品——猛点头——说“OK”数遍。

6. 现在... ...我是我们镇上的出口大户。”

02


关于开发客户,一直是业务员的难题。我曾经问过很多业务员为什么开发不出新客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比如,我说发开发信可以开发客户。


有业务员说,开发信都是石沉大海,成功概率极低,往往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


可他为什么不想想一封好的开发信是需要写作技巧的,而且写信前必须拿捏好收件人的看信心理


那些千篇一律的介绍自己产品和公司的推销信还有脸叫“开发信”?


以前我讲过,开发信的本质是“广告”,一个好的广告让人过目不忘,一个垃圾广告让人反感。


比如,我曾提出做业务不能只靠邮件,也要打电话去营销。


有业务员立马就告诉我:"这样会不会很不礼貌呢,会不会让客人很烦呢?我还是觉得发邮件最好。”


或者说"我的口语不行,没自信,听不懂老外说什么。”


理由似乎很对,可既然知道贸然打电话会惹人烦,为什么不去学学打电话的沟通技巧呢。如果口语不好,为什么不通过练习去改善呢?


甚至,有些业务员把开发不出客户的原因归结为:


“老板不提供平台,老板提供的平台太小,老板参加的展会太小,老板参加的展会不专业......”


这个理由似乎更靠谱,但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说出这样理由的业务员肯定是没有主观能动性,不知道如何从自身出发解决问题,喜欢把问题推到别人身上的业务员。

03


我想,那位“咯咯鸟”前辈是没有机会找出以上理由,因为人家压根儿不会英语啊,更没有人给他提供平台,但不是照样凭着一股子“闯劲”和“拼劲”,不辞劳苦地满世界奔波,最终做成了“大户”。


所以,说来说去,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能取得多大的成功。


我最相信的一句话就是“自助者天助”,人只要尽力而为,上天一定会在关键时刻帮助你。就像那位“咯咯鸟”,虽没有买展位,但他还是背着一包样品上路了,因为他早就知道,没有展位并不影响推销自己的产品。结果是意外得到了一个展位。然后凭着自己的热情感染客户,继而与一位当地华裔商人成为熟人,事情到了这里,后续有订单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不懂英文的人能在外贸业务中打出一片自己的天下,可叹,可敬,可佩!


另外,他懂得只有业务才是企业活下去的唯一支撑,只要有订单,就不愁有跟单,更不愁有做订单的工厂。


......................


完!


本文地址:http://www.idanew.cn/?id=88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Daniel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