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工作的时候,我喜欢去一些
相对宁静的地方。
类似星巴克之类的场所。
星巴克是个适合工作的地方吗?
表面看,并不合适。
- 有无法控制的背景音乐
- 有人会走来走去
- 有人会在里面大声聊天
- 杯子和杯子撞在一起发出响声
- 冲洗咖啡的水流声
- 牛奶打泡的蒸汽声(这个刺耳)
但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
就说不出的舒服,不仅不嘈杂,
反而变成了“没任何意义”的背景音,
能让我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英国小说家JK罗琳,
就是在星巴克写出的《哈利波特》1。
《My Courage Rises》的作者
- 邦妮赫伦,
也在星巴克完成整本书的创作
后来这件事还被星巴克官方报导了2。
几年前,甚至一个叫Robin Storey的人在他文章里说,
作家去星巴克工作是“tradition”3。
当然啦,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
不是为了吹星巴克,星巴克也有缺点,
比如新品总是难喝,
比如点两杯超大,消费就要近百。
但和产出相比,
这些缺点倒显得无所谓。
一开始我也不清楚,
为什么在咖啡厅工作效率高,
我还以为是花了钱,
潜意识里想“值回票价”,
所以效率才高。
后来发现不是,
因为即使是朋友请客,
我没花一分钱,工作效率还是一样高。
两三年前,接触了“white noise(白噪音)4”的概念,
才隐隐觉得,可能和这个东西挂钩。
什么是白噪音?
顾名思义,就是“白色的声音”,
你肯定知道,
各种光的颜色混杂在一起,
就会呈现白色,
比如阳光里面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等,
各个波长的颜色5,
混在一起,就变成了白色。
声音也一样,
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
就会变成自然的“白噪音”。
大自然里有许多白噪音,
像水声、风声、下雨声或海浪声,
都是各种声音杂糅在一起,
各个频率的声波均匀混合才发出的声音。
所以为什么下雨天时,
我们听着雨声就能轻松睡着6,
夏天时,开着风扇午休就能睡得更好?
就是因为,白噪音能舒缓人的情绪,
让人更安心。
而且科学家进一步发现,
人类几乎无法呆在零噪音的环境里,
曾有记者试验在消音房间里待上5分钟,耳膜就开始疼痛,
很少有人能坚持超过45分钟7。
所以工作时能有适当的噪音,
对进入心流(FLOW)8状态
帮助极大。
之所以在星巴克工作效率高,
很有可能,
就是因为星巴克有各种声音,
混在一起,就成了白噪音。
想明白这一点,
我手机、电脑就都下载了“Noizio”。
Noizio是专门的白噪音工具,
它里面录制了自然的风声、雨声、海浪声、柴火声
甚至星巴克的嘈杂声,
最棒的一点是,
我可以自由组合各类白噪音。
比如我最喜欢的组合,
是雷雨声+狂风声+柴火噼里啪啦的燃烧声。
就好像我在一个山洞里工作,
声音响起的瞬间,
就会立马进入工作状态,
而且时间长了,
还会有种“任你狂风暴雨,
我自岿然不动”的爽感。
在家或在办公室办公,
工作效率也几乎可以和星巴克一样高。
补充一句,
安卓手机上也有对应的白噪音APP,
比如,
《5分钟商学院》的作者刘润,
用的是BeoPlay A1和Relaxio,
我没用过,
但看他晒出来的界面,
想必会比我的noizio更好用。
所以如果你嫌自己工作效率低,
2个小时写不出一封像样的开发信,
不妨试试我的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