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针茶的功效与作用
松针茶是用植物松树的叶子制成的中药养生茶,外形舒展挺直似矛,色泽翠绿,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双醇和,叶底嫩绿鲜活。松针茶芳香清纯,含有丰富的前青花素、生物黄酮,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增加血管弹性,具有美容养颜、调节血脂、调节血压的功效。
1、美容养颜:松针茶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这些成分能滋润皮肤,为皮肤细胞提供营养,故有美容养颜的功效,适量饮用可帮助改善皮肤暗沉、无光泽的状态。
2、调节血脂:松针茶中含有松针精油和松针黄酮,这些成分有独特的水溶性,能透过血管壁进入血液,增加胆汁分泌,以减少胆固醇的积累,故适量饮用松针茶有调节血脂的功效。
3、调节血压:松针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和黄酮,这些成分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继而能辅助降压,用于治疗高血压、低血压。
4、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松针茶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通过血管壁进入血液,起到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的作用,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适宜人群:高血压患者
松树的各个部位都有药用价值,传统医学偏方常常用到它。民间在使用松针时,并没有完全认识到它的价值,只知道松树是长寿植物,在自然界几乎没有见到过老死的松树。松针中抗氧化剂,会溶解血管里的脂肪和胆因醇,会解开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让红细胞携带更多的氧气、营养物到全身各处。因此,它能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好转。
由于病人服食松针,减少了化学药物和维生素的摄入,许多化学药物和维物素副作用引起的不良症状都不见了。松针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无疑又是优良的滋补品,改变了人的营养状况和精神状况,所以松针在治疗机制上更能标本兼治。
松针茶在许多古代医药典籍中,对松针的神奇功效都有记载:《神农本草经》称“松为仙人之食物”;《千金方》记载:“松叶,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治中风,治风湿,百节酸痛之方”。《本草纲目》记载“松叶,名为松毛,性温苦,无毒,入肝、肾、肺、脾诸经,治各脏肿毒、风寒湿症。”
致谢您的一封信
亲爱的朋友您好!
感谢您选择了我,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联系我们,一定竭尽所能为您解决。
松针的用途非常多,以下是列举的部分功效:
1. 治疗高血压:方法来源《秘方传奇》 松针20克,洗净切段水煎服,早晚各1次,也可每日代茶饮。
2. 预防肝炎:方法来源《中药大辞典》 松针30克,水煎服,连服数日
3. 预防感冒:方法来源《中药大辞典》 松针与水制成1:1浓缩液,每次服20亳升,每日一次,每周连服2次,共服5周
4. 黄疸:方法来源《浙江民间草药》,松针15克,柞木叶15克 水煎服
5. 急性胃肠炎:方法来源《广西中医验方选集》,松针120克,捣烂加水500克,煎浓汁,分两次服,1小时服1次。
6. 便秘:方法来源《家用偏方大全》,松针30克,元参20克,水煎服,每日3次
7. 慢性气管炎:方法来源《中药大辞典》,松针90克,扁柏90克 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煮沸1小时,过滤。滤渣再加水煎煮。再次滤液合并浓缩至200毫升,加蜂蜜60克,共成300毫升,口服3次,每次100毫升,10天为一个疗程。
8. 糖尿病:方法来源《奇效偏方》,松针30克,米糠50克,马齿苋30克 水煎服,尽量多饮用效果才好。
9. 预防脑溢血,脑梗塞:方法来源《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松针30克,槐花30克,水煎服,此方能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坚持服用,效果才好。
10. 中风:方法来源《中国民族药食大全》松针2500克,独活260克,麻黄250克,鸡腰子6枚,用粮食酒3500毫升浸泡49天,即可饮用,每日2次,每次30-60毫升。
11. 老年痴呆:方法来源《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松针30克,玉竹20克,黄精20克,决明子15克,远志10克,川穹10克,益智仁10克,茯神15克,香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此方应久服,不仅补脑,治疗健忘疗效卓越)
12. 痛风:方法来源《民间外治灵验方》,松针60克,大黄60克,赤小豆60克,水煎服,将痛风发病部位浸泡药液中,每日2次
13. 风湿性关节炎:方法来源《风湿病单验方大全》,松针60克,柏叶60克,桑枝60克,槐枝60克,柳枝60克,杨枝60克,水煎服
14. 风湿痛:方法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松针,苍术,桑叶,艾叶各适量,煎汤熏洗患处。
15. 肩周炎:方法来源《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松针30克,马鞭草15-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药渣敷患处。
16. 过敏性鼻炎:方法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松针20克,苍耳子6克,水煎分2次服
17. 乳腺炎:方法来源《中医验方》松针,生蒲公英,黄土,食盐各适量,共捣敷患处
这里我想强调两点:
1. 不必拘泥于古方中松针的剂量及除松针之外配伍的药物,有条件的可以咨询中医大夫,运用原方,如因不甚清楚而用顾虑的,可单用松针直接服用。
2. 贵在坚持,松针究竟不在药物之列,许多情况下见效慢,要持之以恒,谁坚持谁受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