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篇-#07】如何“听”能最有效提高英语?(1)

 Daniel   2019-06-04 11:16   888 人阅读  0 条评论


在“听读说写”里,

让众多外语学习者最深感挫败无助的,

非“听”莫属。

只要单词都认识,

“读”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尽管再怎么中式英语,

我们至少还能“说”和“写”

出来点东西。

但“听”就不一样了

尽管所有的单词都认识,

但很多时候不管你怎么听,

你就是听不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怎么破?

请你继续往下看。


01
为什么你听不懂?


其实听无非就是“用耳朵阅读”

作为外语学习者,

当我们“听”的时候,

我们实际上是努力

把听到的内容转换成文字,

然后在脑海里“阅读”。

因此,当出现“听不懂”的情况,

只有两个根本原因:

1)单词你不认识;

2)单词你认识,但没听出来。

解决第一点的关键在于多阅读

解决第二点则靠多听

正如我一直强调的:

只要你坚持进行“读听”,

你肯定可以学会英语。

国外留学的人之所以

比国内的同学更快学会英语,

就是因为他们一直被逼着做“读听”

学习英语其实真的就那么简单。

你可能会讲:

你说得轻松,

可是不管我怎么努力去听

BBC英语新闻,

我就是听不懂啊! 

这样的“无效输入”有学习效果吗?

答:有学习效果。请听我解释。

回到我以上的理念框架

对于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来讲,

之所以听不懂英语新闻,

单词的“不认识”和“不认得”

两个原因同时存在

如果仅仅是不认得,

那么你多听几次,

或许能听懂;

但如果你不认识某些单词的话,

不管你听多少次、

发音再慢再清晰,

你听不懂的还是听不懂

(譬如说:filibuster,

fi-li-bust-er,懂了吗?)。

说的残酷一点:如果你的基础一般,

当你听英语新闻时,

就像日本乒乓球队对战中国队,

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结局了

前者被虐。

微信图片_20190713090249.jpg

However,听不懂英语新闻

不代表没有学习效果

(就像日本队被中国队虐完后

肯定会有长进),

因为录音中总有你

“认识但不认得”的单词 

当你听的时候,

你实际上在加深对这些单词的熟悉。

其实普遍来讲,

中国学生的单词量并不缺;

当我们听不懂的时候,

“不认得”要比“不认识”的

单词多得多。

很多考四六级的同学都表示:

考听力时基本上都是瞎猜;

但如果把听力的原文都写出来

让大家直接阅读,

99%的人都会“听力满分”。

多听是解决“不认得”的唯一方法

但是,多听英语新闻

是否对每个人都是最有效的

学习方法呢?

其实不是。

因为当你有太多的单词不认识,

你应该把时间更多地花在阅读上;

录音中你所认识的词汇越多,

练习听力的意义才越大。


02
通过听读结合积累词汇量


比方说

你是一个正在执行

剿匪任务的警官,

英语单词就像一群逃到隧道里的土匪,

然后“读”和“听”

就是这条隧道的两个口。

如果你不是急着立功

(此处暗喻“应试”),

你根本不需要去追,

因为最省力的办法就是

守在隧道的两个口不动,

土匪们迟早会乖乖地投降。

很多英语新闻

只有音频而没有文字,

所以你在选择教材时,最好选择

有“文字”的有声读物。

当你阅读这些有声读物的文字时,

你完全不需要费力去

尝试把单词都记住,

因为你会不断地听。

而你只需不断地听,

你最终会把所有的单词都听出来,

因为你还会把文本反复读几遍。

通过这样“听读结合”的方法

学习单词不单不费劲,

而且效果比你去刷

“百词斩”强多了。

词汇是听力的基础。

在学习的初期,

我们应该先着重解决

“不认识”的问题。

读听“有声读物”是我所了解的

积累词汇量的最佳方法(没有之一)。

所以,很简单:打好英语基础,

你只需要下载一个APP,

(儿童可选择:可可宝贝,

timg (1).jpg

中学生至成年人可选择:可可英语,

一点英语)连书都不用买。 

timg.jpg


03
1%的单词语法+99%的听读


前面说了那么多,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

其实单词和语法只是学习

一门语言的开头,

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

中国人之所以一直学不好英语,

就是因为我们错误地

把过多注意力放在单词和语法上,

而缺乏大量的听读。

语言的流利程度归根到底

与“读”和“听”的摄入量呈正比;

可能很多外语学习者都会同意:

英语是“最简单的欧洲语言”。

当你真正去了解欧洲其它语言,

(如德语,法语,葡语等)

你才会知道能学会并熟练掌握

以上这些语言的人,

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我甚至觉得欧洲人的大脑

必须得更聪明,

才能把复杂的法语说的这么溜。

而实际情况:会说法语的人,

除非在英语上也花了大量的时间

进行听读,否则照样不懂英语

世界上有那么一类东西,

属于“易学难精”

如各种乐器、球类运动等。

虽然来来去去就那几个动作,

但若要成为高手,

则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

语言也一样:

难点不在于“学”,而在于“练”

我见过一个法国人跟我抱怨:

英语的各种动词变形太难了

(实际上法语的动词变形要繁杂得多)。

虽然日语里的大量词汇源自于中文,

但很多中国人都觉得学习日语

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

其实并不是日语难,

只是你一开始把它想象得太容易了。

虽然说英语的语法比法语简单得多,

但如果你的学习目标是

达到基本流利程度

(我的定义是:能听懂外语新闻),

你会发现你所需要

花的学习时间差不了多少。

因为专门的语法学习其实

只占你学会一门语言

所需时间的 1% 不到

真正使你达到流利水平的,

是剩下的那 99% 的 “练”

就是听读。


04
“不假思索”和“不会忘”


打个比方:

驾驶是一项极其简单的

基础生活技能。

但即便我们从小看着父母开车长大,

我们也到要亲自上手后才能学会,

并且要积累到一定的驾驶经验,

才能达到“驾轻就熟”的地步。

语法和单词,就像交通规则、

车辆操作等知识,

仅仅是学会开车的基础。

如果你想达到能听懂外语新闻的水平,

你必须对你学过的语法和单词

进行多次重复使用,

才可以练成真功夫。

那么,“真功夫”的定义是什么呢?

就是当你可以边吃饭、

边听外语新闻,

基本听懂并且不影响你对美食的享受

当你对一个语言不熟悉,

你需要非常专心地听,

才有可能听懂。

因为这时候你的大脑实际上

在努力地处理接收到的信息,

你会下意识地停下做其他事情,

为大脑腾出更多“内存”。

而当你边吃饭、边听外语,

你会觉得胃口受到严重影响,

因为你的大脑只想专心地享受美食

(不信你今晚试试,

说不定是一个既能学习、

又能减肥的好办法哦。)

很多学习有声读物的同学表示:

读过课文后听录音,

感觉听几遍就听懂了。

但如果这时候你觉得

“我已经听懂了,不用再听了”,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你会发现,

你一旦不留神听,

就会马上觉得:好像每个单词都认识,

但不知道说了什么。

很多新手上路都觉得开车

很好玩刺激,

因为他们的大脑还觉得很新鲜;

而对于驾驶老手来讲,

则是完全的不假思索。

外语的真功夫,

就是这种“不假思索”

真功夫的另一个特点就是:

不会忘

跟大家一样,

我的一天也只有24个小时,

学习外语也只能是一个一个来;

我也只能利用我的业余时间学习。

因此当我把英语攻下来后,

我便开始把学习注意力

放到其它事情上。

当时我确实担心会不会

“其它技能学会了,

英语荒废了”。

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关键原因还是

正如我之前说的:听读(摄入量)。

说到这儿,

很多人可能不同意:

都说“语言不用了就会忘”,

这点还有争议吗?

你看那么多人上大学时

学了那么多英语,

不也都忘了?

如果你觉得以上说的就是你本人,

那么我想先问你一句:

你自己到底做了多少真正的英语听读?

虽然我没有数据支持,

但根据我本人学习外语的经验,

我认为中国人要练就“英语真功夫”,

需要听至少1000小时的纯英语,

以及相当于《哈利波特》英文原版全集

(共3407页)的阅读量

请注意,真正的英语听读

必须是“英语”。

当你在微信上读

“洪荒之力”用英文怎么说,

听网红老师用中文教英语,

盯着中文字幕看美剧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英语听读。

微信图片_20190713090249.jpg

语言很久不用之后确实会变“生疏”,

但不会忘。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独居外地,

几乎没什么机会讲潮汕话,

后来发现粤语里很多

特有词汇想不起来了

尽管如此,

我想你保证:

我这辈子、永远、绝对、百分之百

不会听不懂广东话!

生疏跟忘记有本质上的区别:

就像我好久没骑自行车了,

重新骑车的时候需要点时间适应一下;

但你要我忘记如何骑,

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05
只要方法正确,真功夫就能成


决定你英语真功夫的,

归根到底是:

听读摄入量。

如果你的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讲十句话,

只有一句英文,

那么你再认真听讲也很难学会英语

(当然,你的考试分数会提高)。

相反只要你不断听读英语,

你再怎么不努力,

你的英语也很难不提高。

我以前讲过:听读结合,二者同样重要,

但“听”所需要花的时间更长。

然而,跟阅读(需要费神)不一样,

“听” 几乎完全不费力

即便只是背景音,也会有微妙的效果。

广东的各大城市

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

跟我不会忘掉粤语一样,

很多在广东的朋友们

虽然说家乡话的机会不多,

但听不懂自己家乡话

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实不要说家乡话,

当你学会听懂粤语后,

你想“打回原形”

听不懂都难。

尽管很多朋友

在广东生活的朋友

并不需要说粤语,

但只要你的大脑不断地

被粤语轰炸,

最终你都会“情不自禁”地听懂。

即便你以后离开广东,

你也很难忘掉如何听懂粤语。

我通常是这样学习的:

先以最快速度(占学习时间的1%)

把语法不求甚解地过一遍,

然后就把 99%的时间花在听读上面。

阅读需要一点努力,

因为当你的大脑在处理

一个不熟悉的语言时,

多少会有点不舒服;

但当我在读感兴趣的内容时,

这种不舒服完全不是事儿。

至于“听”

就是走路时带着耳机咯!

说了那么多,

其实我只是想说服你一件事:

利用空隙时间多听。

学习外语的道路漫长,

但从宏观上来看,

其实也很很短。

本文地址:http://www.idanew.cn/?id=27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Daniel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